中國青年,愛國無疆
楊杰
先賢曾子曾說,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。明德,就要明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之德,這就從根本上把“愛國”之情注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,融進了炎黃子孫的心靈,愛國之情,就成了綿延千年而不息的民族情,成了世代傳承的民族精神。
愛國,首先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。當愛國作為一種基本的民族情懷深深地根植于人們內心深處的時候,愛國就會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。波蘭偉大的音樂家肖邦,后半生正值波蘭淪陷,他被迫背井離鄉,四處漂泊,華沙被攻破,他的精神受到強烈震撼,濃濃的愛國感情在他心里激蕩,他用音樂點燃了人民對侵略者仇恨的火焰,用音樂守護著人們對祖國滿腔的熱愛之情,“把我的心臟送回祖國”曾鼓舞了千萬人奮起反抗,強烈的愛國情懷曾感動了無數的人。
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,從岳飛的精忠報國到文天祥的富貴不淫,從吉鴻昌的誓死抗日到楊靖宇的以身報國,一代代民族英雄們用他們“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”的愛國豪情教育感染著后世的人們,讓愛國情懷世代綿延,成為中華民族最樸素的民族情懷。
愛國更要承擔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?!疤煜屡d亡,匹夫有責?!痹诎倌昵璧闹袊鷼v史上,當我們的民族遭受苦難,備受欺辱時,總有一些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,舍生忘死,抵御外侮,救亡圖存。
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林則徐的名言就是他們的精神寫照。新中國成立后,以錢學森、鄧稼先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,他們放棄了國外豐厚的物質待遇和優越的工作條件,沖破重重阻撓回歸祖國,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,進行國防軍工建設,把中華民族的國防自衛能力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,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。熱愛祖國,擔當責任,是我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一種偉大精神。
今天,中國早已走出了百年沉淪,我們現在正在完成百年復興的偉大夢想,振興中華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,先輩們的精神激勵鼓舞著我們,任重道遠,時不我待,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,勇敢承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。
【作文點評】
愛國,是一個永恒的話題,是中華民族綿延千年而永不衰竭的強大動力,是炎黃子孫屢遭磨難而世代傳承的民族精神。今天,愛國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最基本的遺傳基因,已經深深地植入我們的血脈,成為我們最基本的人文情懷,成為一種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。
本文立足當下,以一名具有強烈愛國精神的當代青年身份坦陳心志,表達了為振興中華、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,展示了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和擔當意識。
扛起大國的尊嚴
張治國
國,有國之職責;民,有民之義務。國承擔起國的責任,民盡了民的義務,國民挺起肩膀,扛起責任,我們才會扛起我們大國的尊嚴。
顧炎武曾說: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?!边@就是說,在國家有難、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,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起自己應盡的那一份責任,保家衛國,救亡圖存??稍邙f片戰爭時,一面是大清帝國的軍隊揮戈上陣抵御外侮,一面是百姓苦子受人壓迫甘愿為英軍帶路做人鷹犬。
當起于中國北方的義和團英勇阻擊八國聯軍時,卻又遭到了大清帝國御用軍隊的殘酷鎮壓。這就是中國近百年沉淪史中很小的一節,民與國的割裂釀成了慘劇,國與民都沒有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,最終得到的只有民族的屈辱和破碎的山河。此乃前車之鑒。
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從百年屈辱到百年復興,中國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黎明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,讓國與民站在了一起,統一了目標,擰成了一股繩。綜觀建國以來的歷次對外作戰,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到對越反擊維護和平,我們的國與民團結一致、上下一心,為保衛國家利益而戰,為維護地區和平出征,用自己堅實的肩膀扛起了責任,維護了國家民族的尊嚴。
直到21世紀的今天,中國已成為世界舞臺上日益閃耀的明星,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。一批批維和部隊遠赴亞丁灣保駕護航,一支支醫療隊奔赴非洲救死扶傷,一帶一路,亞投行,經濟自貿區,這一個個促進交往的舉措帶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,中國承擔著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,展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。這就是中國的現在。
作為新世紀的公民,我們應該刻苦學習,鍛煉自己,用堅定的信念、堅強的意志和自己堅實的肩膀,肩負起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歷史責任。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遠,百年沉淪已成為它苦難的歷史,百年復興仍道阻且長,讓我們挺起胸膛,滿懷信心地迎接挑戰吧,我們一定能扛起我們偉大祖國的尊嚴。
【作文點評】
國有國的職責,民有民的義務,國、民離心,國破民亡;國、民攜手,民富國強。本文采用對照式結構,把國、民離心的百年屈辱和國民同心的國強民壯進行對比,闡釋了國、民團結協作,同心同德,才能肩負起富國強民的歷史責任、扛起偉大祖國尊嚴的道理。全文思路清晰,結構嚴謹,說理比較充分。
黃河在心間流淌
淡厚浩
古詩有云,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黃河不僅以她的甘甜的乳汁滋養著中華兒女,而且把她那大氣磅礴,一往無前的奉獻精神烙印在每個華夏兒女的心里。正因為這枚烙印,讓奉獻精神成了我們民族最優秀的特征,使一代代中華兒女奉獻祖國,奉獻社會,奉獻人民。
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。在中華民族艱難跋涉的千年風雨路上,顧炎武的話得到了深刻印證,衛青、李廣、岳飛……一代又一代名傳千古或默默無聞的英雄人物,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,將他們保家衛國的家國情懷和一腔熱血投之于沙場,奉獻于生他養他的這片熱土,從而換來了祖國的長治久安。
最令我感動的歷史或許要屬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的風雨歷程。鴉片戰爭之后,近百年間,祖國早已千瘡百孔,國家貧弱,列強侵略,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形下,無數的英雄兒女為了國家的安寧和民族的生存,他們拋頭顱、灑熱血,把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奉獻給祖國,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,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,中華兒女為了和平、為了正義浴血奮戰,只為了國家的安定。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為國家統一和平的無私奉獻,才將光明美好的的祖國的明天帶給了人們。
不得不說百年沉淪之后的百年復興。在這艱難奮起的百年歲月中,我們這個貧窮、弱小的剛剛獨立的國家,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,逐步地成長為一個富強、民主、強大的國家。而為我們帶來這些奇跡的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無私奉獻的中華兒女。從嫦娥探月到蛟龍潛海,從神舟飛船到北斗工程,從解決溫飽到攻堅脫貧,科技迅猛發展,人民安居樂業,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一步步走向繁榮。
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?這正是中華兒女的無私奉獻精神,雖然歷盡艱辛,也要不懈努力;即使受盡磨難,從不隨便放棄:這就是黃河孕育的中華民族精神。黃河在心間流淌,無私奉獻的精神鑄成我們的靈魂,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,她的兒女時刻都準備奉獻一切。
【作文點評】
本文扣住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的風雨歷程,展示黃河文明孕育的中華兒女的無私奉獻精神。在內憂外患、百年屈辱的歲月里,他們尊奉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的古訓,艱難奮起、抵御外侮;在一窮二白、百年復興的歷程中,他們發揚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的精神,艱苦創業、屢建奇功。
文章把中華民族的百年歷史和黃河孕育的民族精神有機的融為一體,表現了禮贊之情。
大家如果還有其他需要,歡迎關注“一起考教師”頭條號,每天不定時分享備考干貨、經驗貼等,讓你的學習簡單不孤單~